奧林巴斯倒置生物顯微鏡做為能提供活細胞成像的高度可擴展的光學平臺,其建立在雄厚的技術基礎之上,擁有靈活的結構,容易利用的光路,提供高分辨,高反差的寬場圖像。一切設計基于用戶的心聲,科學家的工作流程需要,廣泛應用在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發育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光生物學等領域,將成為科研工作者進行更高水平的活細胞研究的有力。
奧林巴斯倒置生物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其實就是對光學(即光的折射和折射率)原理的應用,通過對物理的學習,我們知道“光線在均勻的各向同性介質中,兩點之間以直線傳播,當通過不同密度介質的透明物體時,則發生折射現象,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質的傳播速度不同造成的。當與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線由空氣射入透明物體時,光線在其介面改變了方向,并和法線構成折射角。”
而透鏡是組成顯微鏡的基本光學元件,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以及聚光鏡等光學部件均由單個或者多個透鏡組成,也是顯微鏡光學性能的具體體現。因此透鏡的成像原理就形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
透鏡的成像原理其實很簡單,當一束與光軸平行的光線通過凸透鏡與光軸相交于一點時,就會產生一個被稱為“焦點”的交點,通過交點并垂直光軸的平面,稱"焦平面"。焦點有兩個,在物方空間的焦點,稱"物方焦點",該處的焦平面,稱"物方焦平面";反之,在象方空間的焦點,稱"象方焦點",該處的焦平面,稱"象方焦平面"。光線通過凹透鏡后,成正立虛像,而凸透鏡則成正立實像。實像可在屏幕上顯現出來,而虛像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