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 LSM 900 MAT 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CLSM),是專為材料研究打造的多功能成像系統 —— 可升級正置 Axio Imager.Z2m 或倒置 Axio Observer 7 光學顯微鏡,融合光學顯微與共聚焦成像能力,既能實現明場、暗場、偏光、熒光等傳統觀察,又能通過非接觸式檢測完成三維表面形貌分析與無損測量,是材料科學分析研究的多維度和多尺度分析解決方案,甚至配置共聚焦熒光和Airyscan還能夠實現生物材料樣品高分辨熒光表征。
ZEISS LSM900 MAT材料激光共聚焦顯微鏡
系統基于共聚焦光路設計:激光經掃描器控制在 X、Y 方向掃描樣品,僅焦平面內信息(黃色)可通過針孔被檢測,焦外信息(紅 / 藍色虛線)被過濾;通過移動物鏡與樣品距離,獲取系列光學切片并堆棧,結合像素強度分析生成高度圖,實現三維成像。
共聚焦原理:對整個樣品進行三維成像
硬件上,其核心優勢在于精準光學配置:一是搭載復消色差平視場校正 C Epiplan-APOCHROMAT 物鏡,針對 405nm 激光波長優化,全視野像差極小,成像偽影與噪點顯著減少 —— 對比普通物鏡,邊緣無失真、平面更潔凈,細節呈現更準確;二是提供兩類激光器配置,擴展共聚焦顯微鏡的應用范圍:單通道系統(405nm 紫外激光,2 類激光產品)實現 120nm 橫向分辨率,URGB 多波長模塊(405/488/561/640nm)則支持熒光染料分布成像,適配生物材料細胞觀察等場景。
利用不同的激發波長識別彩色顏料
最終水平(XY)分辨率達 120nm,高度(Z)最小步進 10nm,掃描分辨率最高 6144×6144 像素,可捕捉金屬晶粒邊界、聚合物層間結構等納米級細節。
系統通過 “流程優化設計" 降低操作門檻、提升效率:
無需切換設備:同一平臺完成寬場定位與共聚焦分析,實現反射光和透射光的觀察,同時也可進行形貌表征觀察;使用寬場觀察方式實現樣品的定位,便于共聚焦顯微鏡進一步原位分析;
•節省儀器設置時間,例如金屬金相樣品反射光表征與巖石薄片透射光觀察可無縫銜接;
• 智能工作流:向導式操作簡化成像步驟,自動化數據采集支持多位置批量掃描;可在預覽圖定義 感興趣區域(ROI),僅采集所需區域,避免冗余數據;
• 全流程數據掌控:從成像參數調節到后期處理均自主可控,搭配 ZEN 系列軟件 ——ZEN Intellesis 實現機器學習驅動的圖像分割與相位辨別,ZEN Connect 可疊加管理多模態實驗圖像,ZEN Data Storage 則提供智能數據歸檔,滿足多場景研究需求。
除基礎成像外,系統通過 “模塊升級 + 專用軟件" 拓展應用邊界:
• 量化分析能力:標配 ConfoMap 軟件,可開展粗糙度(Ra/Rz)、幾何形狀、功能性分析,生成含體積、深度、周長等參數的詳細報告;加裝可選模塊后,還能進行三維傅立葉分析、表面進化統計、晶粒 / 顆粒計數;
用ConfoMap進行三維表面檢測
• 無損與原位檢測:無需破壞樣品即可測量涂層 / 薄膜厚度,搭配冷熱臺、拉伸臺等第三方配件,可追蹤材料在環境變化下的動態響應;
• 光電聯用:與蔡司電鏡聯用,更能實現多尺度關聯分析,整合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能數據。
•手機失效分析:生成紋理圖像、疊加圖、彩色高度圖(圖像寬度 1.1mm),直觀定位外殼劃痕、內部結構變形等問題;
•金屬與合金表征:觀察增材制造合金激光拋光表面的平整度,分析雙相不銹鋼焊縫附近奧氏體與鐵素體晶粒差異(圖像寬度 445μm),輔助優化焊接工藝;
• 磨損測試:對金屬磨損孔口進行三維體積測量,導出表面面積、深度等參數,量化磨損程度。
•材料磨損的金屬測試。孔口的體積測量。彩色高度圖的三維視圖??蓮膱蟾嬷袑С鲶w積、表面、深度、周長和復雜度等參數。
•聚合物與復合物:清晰呈現多層復合聚合物的層間界面,無層間信號干擾,助力多層系統設計;
• 陶瓷與地質材料:陶瓷表面以彩色高度圖展示微觀起伏;砂巖孔隙率研究中,經熒光染色后通過 4×4 拼接成像(非接觸式測量),三維表征孔隙分布;
•功能材料檢測:對文檔中的衍射光學元件(安全特性組件)生成彩色三維視圖,精準識別微觀結構與防偽特征。
陶瓷表面
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團隊借助 LSM 900 MAT 的高靈敏度熒光成像功能,實現鈣鈦礦薄膜生長過程的實時監測。通過多色熒光標記技術,同時觀察到晶界處的碘空位聚集和有機陽離子遷移現象,利用 AI 輔助分析建立了缺陷密度與光電轉換效率的量化關系。優化工藝后制備的電池效率提升 8%,系統的快速光譜成像能力能在 10 分鐘內完成整片電池的缺陷分布 Mapping。
某汽車制造商引入 LSM 900 MAT 進行鋁合金激光焊接接頭質量檢測。系統的反射光成像模式結合 AI 缺陷識別算法,成功檢測出傳統方法難以發現的微裂紋和氣孔缺陷,最小可識別尺寸達 1μm。通過 3D 重建技術精確測量缺陷的體積、分布密度及空間取向,為優化焊接工藝參數提供量化依據,應用后焊接合格率提升 15%。在氫能產業中,該系統可對電解槽極板表面結構和粗糙度進行檢驗,同時觀察隔膜纖維結構的完整性,保障關鍵組件性能。
LSM 900 MAT 的反射光掃描模式能重建巖石三維結構,定位孔隙位置及深度,結合熒光標記定位剩余油位置,幫助評估開采難度并制定合理方案。其足夠大的樣品容納空間支持各類地質樣品的形態和尺寸分析,輕重質組分的多通道采集功能為能源勘探提供關鍵微觀數據。
隨著材料科學向多功能、復合化方向發展,LSM 900 MAT 通過持續軟件升級和模塊擴展不斷拓展應用邊界。在可持續材料研發領域,其溫和的成像條件使生物基復合材料的原位降解過程觀察成為可能;在新能源領域,為氫能電解槽關鍵部件的質量控制提供微觀表征支持。從實驗室基礎研究到生產線質量控制,LSM 900 MAT 性能和靈活性成為材料科學領域的表征工具。它不僅幫助研究人員揭示材料微觀奧秘,更通過標準化分析流程和量化數據加速科研成果向工業應用的轉化。在蔡司光學技術支撐下,LSM 900 MAT將繼續帶領材料顯微表征技術發展,為新材料、新工藝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1] 蔡司公司. ZEISS LSM 900 材料研究應用指南
[2] 蔡司公司. ZEISS LSM 900 :Airyscan 2 超分辨成像技術 [R].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2024.
[3] 共聚焦顯微技術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中的應用 [EB/OL]. 材料科學網 2025.
[4] 蔡司工業顯微鏡解決方案。金屬加工, 2025.